创建绿色通道

更新时间:2023-10-10 15:08

高大的樟树散发着清香,紫色的三角梅微笑着迎接远方的客人。国庆黄金周期间,记者前往永泰采访,驱车走进永泰县城。道路两旁的绿化带让我们心旷神怡。

“这是我们‘绿色通道项目’的一部分。”永泰县林业局总工程师梁洪深告诉记者,为打造福州“后花园”,打造更好的生态环境和旅游环境,永泰县将“绿色通道工程”建设列为重点项目。民间实践项目,总投资3334.74万元,除203、202省道两侧绿化外,还包括沿线村庄绿化、沿线可见范围内绿化、樟树种植等。主要种植品种为乔木、三角梅等,预计2010年基本完工。

记者沿途看到的景观是该项目的一部分,不久前刚刚竣工。省道沿线的关烈村、大张村、巨口村、九老村、雪里村也已竣工。 5个村庄的绿化。 “从现在开始,大家坐公交车来到永泰,所见之处都是绿色的。”梁鸿燊笑着说道。

关闭10余家污染企业

为打造生态、绿色的“永泰名片”,近年来,永泰打造了“以生态农业为基础、以生态旅游为龙头、以生态产业为主导”的生态县。我们全力保护和治理生态,大力发展生态特色产业,走出了一条经济、社会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。

“为了保护生态环境,我们不得不忍痛分道扬镳。”永泰县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工业企业是经济欠发达、财力紧张的永泰县的重要财税来源。然而,近年来,为了保护生态环境,永泰已关闭了10多家污染严重的企业。永泰招商引资始终把生态环保放在首位,新兴产业在永泰发展中的比重不断加大。

农业旅游蓬勃发展

生态优势也让永泰特色生态农业发展如鱼得水。全县食用菌年产量5000万袋,年产值1.5亿元;上半年全县蔬菜总产量达14万吨,产值1.6亿元;土鸡存栏量达到10万只,福泉羊存栏量4万只,新增产值2600万元;茶叶种植面积3万亩,产量1000余吨,其中乌龙茶3500亩,是全市乌龙茶发展最快的县。

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促进了永泰旅游业的蓬勃发展。今年1-6月,全县共接待游客54.39万人次,创造旅游产值1.2亿元,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7.7%和14.3%。众多国内外客商纷纷来永泰投资生态旅游项目,旅游业逐渐成为永泰县新的经济增长点。

随着旅游业的发展,各类农家乐餐馆、农业观光园、乡村民俗活动等纷纷涌现,提高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率,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,增加了农民收入。目前,全县有100多户“农家乐”,每户年收入约10万元。旅游景区直接从业人员3000余人,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业的人员10000余人。

绿色是美丽,是资本;绿色是希望和财富。可以说,永泰的每一寸土地都成为全县人民致富奔小康的“绿色银行”。

相关推荐
热门文章